沧州新闻>>产业·财经>>

东光县稷之初现代农业园区注入【活水】产业兴

2019-02-13 17:33:50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注入【活水】产业兴

—探访东光县稷之初现代农业园区

走进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中,眼前风景独好。

嫩绿的秧苗蜿蜒攀爬,为萧瑟的冬日带来别样生机。

“别看现在大家都过节了,俺们可一点都不能松懈,各项管理都得跟上。这样等到3月挂果,才能有好收成呢。”合作社负责人周其中漫步其间,正查看秧苗长势。

周其中如此精心,正是从去年同期这一茬果上尝到了甜头。原来,他这儿种植的是博洋系列甜瓜。2018年3月,头茬甜瓜上市时,市场价格一度飙升至20元一公斤。这一个棚,就给他带来了六七万元的纯收益。

“抓住空档不放手,效益自然翻倍来。”别看他现在说起种植轻车熟路,可原先种植粮食作物时,想要叩开市场的大门都难。

2012年,周其中借着政策的东风回乡种起了地。彼时,设施蔬菜方兴未艾,糯玉米是合作社300亩地上的主要风景。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效益愈发低迷。

“搞露天蔬菜,面积小发展空间就有限,搞不好还有滞销的风险。不如一步到位,发展设施蔬菜,抢占市场先机。”从大田种植转战温室大棚,于周其中而言,是“破茧”的主动出击。

不仅如此,他还“邀请”博洋甜瓜、优品黄瓜,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西红柿来温室安家落户。这些特色新品种,成了帮助他畅行市场的得力干将。

“这两年,俺们都实行订单化种植,与超市合作,作为优质果蔬的供货基地,价格也比走批发市场高出20%左右。”他高兴地说。

如今,在稷之初现代农业园区中,像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样转身设施蔬菜的合作社还有不少。不仅如此,通过广泛宣传、政策扶持、示范带动,不少农户的发展意识也在觉醒,纷纷加入到现代化种植的道路中来。冷棚、暖棚、温室大棚、连栋大棚等现代化装备设施纷纷崛起,通过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少土地亩收入提升到了3万余元。雕琢精品农业,瞄准绿色发力

清晨,天刚蒙蒙亮。在祥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排排白色大棚间,等候拉货的卡车格外显眼。

大棚里,工人们穿梭在翠绿的植株间。只见他们不时俯下身子,一手扒开茂盛的枝叶,另一只手熟练地将黄澄澄的辣椒摘下。不一会,大棚的走廊上便堆满了金色的“小山”。

“这是俺们今年试种的彩椒,品种好、颜色正,现在市场上这个品种产品少,俺这生产的还都是精品果,所以销路特别好。”批发价十几元钱一公斤,不用外出,客商自己找上门来拉货……对于这个结果,合作社负责人刘东坡十分满意。

祥明合作社原以西红柿、甜瓜种植为主。但是近两年大棚西红柿、甜瓜的市场愈热,涌入的农户日益增多。由于货色普通,产品“走入”新发地等市场后,利润还是有限。

市场不再如前,合作社并没有气馁。虽说设施蔬菜市场竞争激烈,但相比起粮食和露地蔬菜种植,还是有很大优势。况且建设大棚投入不小,也不能说放就放。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化蝶”?

“产品要到市场中去,转变还得从市场中来。只有了解了市场,才能掌握先机。”他们决定回归市场,亲自去市场里看,去外地取经。

种植精品辣椒,就是根据市场“指示”作出的调整。

“去年,我们就试种了线椒,不仅好种,而且品质也好,在南方市场上特别受宠。尤其是咱本地种植的很少,产品的销路特别火热。今年俺们又试种了彩椒,把准了市场的高端需求,一样不愁销。”说起转型的成功,刘东坡满脸笑意。

与此同时,无公害化管理同样助力精品的诞生。

粪肥是地里固定的“养料供给”,除此之外,合作社还会定期购买有机肥,大棚里的滴灌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可达到每小时均匀灌溉,水量均衡。通过控制棚室温度,采用粘板、杀虫网等物理方法控虫,还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范围。育龙头创环境,小乡镇腾飞大园区

祥明种植专业合作社、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均位于稷之初现代农业园区,同样也是园区近年来发展的缩影。

灯明寺镇原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由于大田作物种植效益甚微,这些年一直以转型现代农业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成立稷之初现代农业园区,注重农业招商,规划建设核心区,依靠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户们调整种植模式便是让老产业焕发生机的源头活水。

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园区引进了30多个适宜园区发展的蔬菜、林果新产品,推广无公害化种植管理理念,并编写了《无公害干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等四个蔬菜技术规程,成为我市区域标准化操作规程,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5万亩。

注册“稷之初”“祥明”等蔬菜品牌,助力产品销往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同时,筹资2100万元流转土地550亩,建设50个高标准温室和2个改良大棚打造园区核心区,通过龙头合作社提升农户种植意识。

不仅如此,更是在农业加工企业招商入园上下力气。由天津客商投资的鑫顺肉牛生态养殖公司是东光县农业养殖的新亮点,现在一期已完成主体工程,购进600头牛。二期工程实施后,肉牛存栏量可达2000头,并可有效带动有机种植、沼气能源、畜产品交易市场等产业的发展。骏程养羊专业合作社高峰期存栏达2000多只,正在施工建设集养殖、屠宰、餐饮、采摘、垂钓于一体的杰凯牧业观光园。投资1.5亿元、占地363亩的广东温氏集团种猪厂项目已完工,投入正式生产,可年出栏15万头,并采用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将农村闲散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预计可带动1500户养殖户致富增收。由辽宁高科电瓷集团投资1600万元建设的“乡村梦”垂钓园项目被列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种植了白蜡树、柳树等30万株,正将苗圃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园区已经发展了6500多个农户,拥有合作经济组织39个,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全部实现合作化生产、订单销售,以瓜菜、养殖、休闲旅游为主要产业的发展格局日益完善。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