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要闻>>

无人员伤亡、未发生安全事故……沧州市成功应对台风“利奇马”

2019-08-17 15:45: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8月15日上午,风和日丽。置身沧州市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远处是蔚蓝的大海,头顶不时有海鸥飞过,一艘货船靠岸后,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装卸货物。然而,在几天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狂风、暴雨、巨浪,天是黄的,水是黄的,视野之内一片黄茫茫……” 回忆起台风“利奇马”到来时情景,沧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聂进厂至今印象深刻。

8月10日11时,沧州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8月10日21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8月11日15时防汛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8月11日22时,启动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一声声应急响应警报如同暴雨敲击着沧州市防台风全体指战员紧绷的神经。

8月10日至13日,受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沧州市出现大风和强降雨天气,渤海新区综合港区风速最大达27.3米每秒(10级),并带来强风暴潮和强降雨,最高潮位达5.77米。

“最高潮位5.77米是什么概念呢?沧州渤海新区防波堤的高度是6米,当潮位突破防波堤高度的时候,海水将涌入渤海新区,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聂进厂说。据了解,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2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108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其中距离防波堤最近的在1公里左右。

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台风、风暴潮及强降雨防御工作,强化防风和防暴雨工作措施,做到人员、责任、措施和抢险物资四到位,坚持人员安全为核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台风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8月11日上午,沧州市应急管理局派出八个督导组,组织危化、水利专家分赴各县(市、区)驻地对物资保障、城市防洪体系、行洪河道、蓄滞洪区、闸涵枢纽等重点部位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沧州市沿海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安监局)人员全部到最危险的堤段、受灾最严重的的村庄、最可能发生险情的企业值守调度。

台风预警发布后,沧州市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迅速行动,密切关注气象信息,与气象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和处理有关情况,强化雨情、水情汛情和地质灾害发展变化的监测、分析,并通过微信群、短信、乡村大喇叭等形式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县、乡、村、企,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为防汛调度、防灾减灾提供了可靠支撑。

为防御超标准洪水,沧州市河道堤防洪水调度方案和防洪预案、闸涵枢纽运行、蓄滞洪区和河道内村庄转移避险、抢险物料、抢险队伍、应急通讯等各项应急保障措施已落实到位。

沧州市东部沿海区域有两条排水河道,一是宣惠河,二是大浪淀排水渠。为了迎战台风“利奇马”,沧州市指令处于宣惠河上游的吴桥、东光、南皮、孟村关闭宣惠河和大浪淀排水渠上游的节制闸,实行错峰排水,给地处下游的海兴、盐山等沿海区域腾出排水空间,以便排泄“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减轻沥涝灾害。

此外,沧州市提前关闭涉海、涉水旅游景点和娱乐项目。全市重点危化企业全部由专人驻企值守,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做好生产作业场所和储存设施的防风、防水、防汛工作。并加强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严禁在台风影响期间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

在台风影响期间,沧州市共出动各类抢险救援人员4768人次,组织711艘作业船只回港避风,2006名海上作业人员上岸避险。避险转移危房、低洼地区群众465人。修复损坏提防2015米,关闭港口1处。

汛期各项工作落实,是应对台风的坚实基础。在抗击台风的前沿阵地——渤海新区,汛期前,他们就已对现有贝壳湖、驳盐沟等排涝泵站完成修缮维护;对港城区驳盐沟、贝壳湖、南疏港路景观河地下排水管网完成清淤疏浚,保证汛期河道畅通、城区管网排水顺畅;气象部门及时做好风力、降雨等监测工作,各责任部门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迅速提高城区排涝能力。各重点河流、湖泊、排水泵站安装水位尺,精确测量重点河道水位实时数据,摸清辖区内重点河道的最大排量,根据水情,科学确定了防汛排涝措施,确保防汛防台风工作万无一失。

尤为重要的是,此次虽然大风、大雨、大潮叠加,但港城区四村因棚改全部搬迁进城,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确保了城市积水的速泄快排,实施的涟洼排干、沧南河治理,保证了河道畅通,为迅速降低水位,防止城市内涝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初步统计,台风“利奇马”共造成沧州市6个县(市、区)遭受不同程度灾害。沧州市受灾人口6.09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83.9万元。无人员伤亡,无地质灾害发生,各类企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台风过后,沧州市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组织力量对老旧房屋隐患进行排查,提前避险转移安置群众,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动用机器和人工防水相结合的办法,及时防治洪涝灾害,减轻农业损害;全面排查台风、暴雨中受损的生产装置、储罐、管道、电气等设施设备。严格监测管控重大危险源,开展复工复产前的教育培训,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全程跟踪、参与复工复产。(记者孔思远、戴绍志)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苏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