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区县新闻>>

科技进乡村碱地笑扬眉

2019-09-25 09:56:12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锣鼓欢天笑颜展,果品琳琅惹人爱。日前,2019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李子札村第二届丰收节暨成果推介会启幕。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及常郭镇种植大户等300余人齐聚李子札村友和专业合作社,共庆丰收。

广场上,澄黄的玉米成了最亮眼的风景线;桌台边,沉甸甸的谷子坠弯了腰;展台上,又大又鲜的冬枣引人垂涎……

比起特色农产品,农科院专家们的到来似乎让大家更加高兴。他们不仅带来了研究多年的小麦、大豆等新品种,更是将多项助农增产的成果技术做成展示牌,供现场人员参观、学习。

“专家就是咱农民的‘财神’。今天这么多‘财神’都来到咱们李子札,来给咱送科技,就是来送财富啦。”合作社理事长张志清这样打趣道。

他说得一点也不夸张。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可经营土地有5500亩之多,但由于缺乏经验、专业技术,走了不少弯路。“以前周边村民都说,哪片地孬哪儿就是俺们友和种的。”

丰收的希望,是在去年冬天种下的。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进行技术对接后,这片谁种谁愁的盐碱地,终于“扬眉吐气”。

“原来俺们合作社的小麦平均亩产200公斤,使用市农科院的‘冬小麦追施水溶肥’技术后,今年亩产一下就提升到了300公斤。春天,俺们又使用了市农科院的‘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技术’,预计玉米亩产能到七八百公斤。”盐碱地里大丰收,张志清言语中满是喜悦。

听到张志清的介绍,常郭镇马连庄村的刘建彬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这几年,他不仅经营着农资店,还自己种植了50多亩大田。他连忙找到专家,咨询道:“咱这技术为啥能增产这么多呢?”

与他一样疑惑的人不少,只听专家解答道:“这个技术,就是采用起垄覆膜的种植方式,将玉米播种于膜侧沟内,能够充分利用春季的微小降雨,同时,通过薄膜保墒,可以有效解决困扰生产多年的春玉米‘卡脖旱’问题,为产量提高奠定基础。”

与刘建彬不同,来自常郭镇毕孟街西的王香玉则对市农科院推广的白星花金龟资源化与产业化技术研发更感兴趣。“这趟可找到宝贝了,俺没白来。”她嘴里连连念叨。原来,她是一个香菇种植户,这些年一直为菌棒的处理发愁。听说市农科院养的白星花金龟可消化废弃菌糠,产生的粪便还是肥料,她如获至宝。“俺和专家互留了联系方式,相约有时间实地考察。”

看到市农科院的新技术在常郭镇落地生根,市农科院副院长闫旭东脸上满是欣慰。他说:“科技就是生产力,以后我们会把更多新品种、新技术转移到这里,帮助咱黄骅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真正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

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