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区县新闻>>

古冬枣生发"甜蜜效应"

2019-10-09 10:56:44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古冬枣生发"甜蜜效应"

——走进黄骅聚馆古贡冬枣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近年来,将冬枣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黄骅聚馆古贡冬枣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推动标准化种植,目前园区内冬枣种植面积已达7000亩。不仅如此,园区还以电子商务、生态观光为依托,加强产销游一体化发展,让聚馆冬枣的“甜蜜效应”持续扩散。规模种植,告别散户走向统一经营

经过一季的暖阳照拂、雨露滋养,小巧浑圆的冬枣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时光。此时,位于黄骅市齐家务乡的聚馆古贡冬枣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清脆、甘甜的冬枣是大自然给予这里的最好馈赠。

在西聚馆村宝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枣林里,合作社负责人刘宝桐歇不住脚。林子里,摘枣的工人们忙碌不已。枣园外,农用三轮车、小卡车等更是络绎不绝。

“咱这儿的枣不生虫也不长疤,别看这两天才上市,但是跟俺订货的人已经好几批了。”刘宝桐笑着介绍。

刘宝桐对于丰收是有十足底气的。这两年,合作社不断吸收周边农户加入,130多亩的枣园统一标准化种植,产量、品质实现了双提升。

“原来俺们这儿都是自己种自己的,一片林子多少种管法。虽然下了功夫,却没啥效果。为啥?就说防虫吧,今天这家打药了,虫子就转移了,飞到另一家去了。再到另一家防治,虫子又飞回来了。别管用了多少法,这虫子就是灭不掉。”然而,规模化种植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一方面,合作社统一雇工、统一防治,再也不怕害虫在林子里“捉迷藏”了,既省工、又高效。另一方面,合作社统一购进农资,所用的都是低毒、高效的生物制剂,不仅采购成本降低了,而且守住了冬枣的品质。

“不只是防虫,这一年四季,修型、开甲等管理俺们也都是统一进行的,为的就是统一品质,提升质量。”刘宝桐说。

宝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只是园区发展标准化种植的一个缩影。在聚馆古贡冬枣现代农业产业园,像“宝诚”一样的规模化经营主体已达20余家。现在,园区内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达2000余亩,并建有数个高标准冬枣采摘园。以贡枣精品园、聚馆东园、聚馆西园等标准化种植园为龙头的高品质冬枣产业快速发展。

为实现无公害化种植,园区内还安上了200余盏太阳能诱蛾灯,并投资建设了多元素气候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气象预警和调控。不仅如此,依托河北农业大学,园区还每年聘请专家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达60次以上,培训附近枣农600人以上,并先后将碳能有机肥等多项技术成果在枣区进行应用。开拓渠道,冬枣“触网”倍加甜蜜

枣园内忙得不可开交,村里的电商站同样是热火朝天。

清晨,天刚露出鱼肚白,西聚馆电子商务服务站已早早开了门。站长王岭坐在桌前,一边认真统计着前一天的订货数量,一边回复微信上收到的订单信息。

“给我来5箱,送到这个地址就行。”她的微信又弹出一条消息,紧随其后的,是340元钱的转账。

2.5公斤冬枣装一箱,就能卖到68元,搭乘电商快车,原本六七元一公斤的聚馆冬枣身价飙升。

“别看网上订价格高,可俺们这都是根据订单从园子里新摘的,绝对不发冷库的枣,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尝个鲜。”王岭说,每年冬枣丰收季,她这儿的电商服务站都能发上2万余箱枣,地点更是远达天南海北。

这样便捷的运输渠道,是西聚馆村村民刘信照意想不到的。他家的8亩枣园,有半数都是上世纪70年代栽下的。一直在枣林里摸爬滚打,他也见证了聚馆冬枣销路的节节变迁。

“30多年前,俺们这没技术,冬枣摘下来,卖不出去就蔫了。一丰收,俺们就得想着法上外地去卖枣。赶着小车,拉上一车枣就走了,啥时候卖完啥时候回家。再到2000年时,村里枣有名气了,陆续有人上村里来收枣了,大家‘抢枣’啊,谁家都收不够。再到现在,动动手指、摁摁手机就把枣卖到全国各地,真是让人不服不行。”刘信照由衷感叹。

而对于王岭来说,电商销路的顺畅可不是收枣前“临时抱佛脚”的事儿。前两年,黄骅新林坡电商创业园在这里搭起了平台,可如何才能运营,却要自己琢磨。

“朋友圈里一定得刷存在感,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咱们的枣树和枣,就是为了让顾客们看看,咱这儿的冬枣是咋长起来的。再有就是品质把控住,都是冲着咱聚馆冬枣来的,俺们一个挨着一个拣好的枣发货,把咱聚馆的牌子擦得更亮。”王岭说。

“触网”的冬枣不止让王岭一人倍感甜蜜,在园区内,还有6家电商服务站也借助着“互联网+”,顺利搭乘上现代化销售快车。与此同时,不少种植户也纷纷尝试在网上卖枣。“聚馆冬枣”的名气,随着电波闻名全国。延伸产业,生态观光火热枣园人气

“快看,这棵树上的枣真大,还特别脆!”“这棵树上红枣多,肯定甜。”……丰收时节,园区各种植基地内经常会传来这样热闹的赞叹声。

园子里,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在枣林间。不一会儿,人人都收获颇丰。

“这几年,除了收枣客商,来采摘的游客更是渐渐多了。黄骅、天津、北京的游客一拨接一拨,有时候外来的车都没处停。”刘宝桐笑着说。

李岩就是特意从天津赶来的游客。每年冬枣成熟,她都会带着一家老小来游玩。“在枣园里跑着玩,感受乡村的氛围,对孩子来说可比去游乐园好玩多了。”

除了在种植基地里享受采摘乐趣,更多游客特意为园区内独有的古冬枣林而来。

这是一片2000亩的古冬枣林,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原始冬枣林。

“林内现存百年以上古树就有1067株,其中树龄在600年以上的有198株,最古老的一棵‘嫡祖树’到现在已有760多年了。俺们聚馆的冬枣从明朝就被列为贡品,一直到清朝。所以俺们这是人们熟知的‘贡枣之乡’‘冬枣之源’。”古贡枣园作为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受人瞩目,作为这片古冬枣园的“护林人”,刘信照的心中更是自豪。

把古贡枣园作为第一采摘现场,从2003年至今,这里还成功举办了多届“冬枣节”。依托聚馆冬枣在京津冀地区的知名度,每年吸引游客达10万余人。

正是看中聚馆古枣、新枣无可比拟的火热人气,近几年,园区还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先后建设起枣乡文化广场、休闲文化长廊、仿古牌坊、景观石等独具特色的枣乡美景。

“我们还着力挖掘‘休闲度假、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历史人文’等旅游版块,让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完美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以娘娘河为轴心,以聚馆精品旅游片区、隆兴生态庄园、穆桂英卸甲台等为节点的旅游产业带。”齐家务乡党委书记赵林说,依托齐家务乡“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该乡还着重打造集住宿、餐饮、医疗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引导园区内村民上楼居住。

而闲置下来的农宅,则被开发成了一个个别具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让游客们来到后能既玩得好又住得下。如今,游美丽聚馆、住农家院、睡农家炕、尝农家饭,已经成了游客们体验原汁原味的绿色生态和田园生活的不二选择。

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