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文化·教育>>

留住大运河乡土记忆

2019-10-23 10:49:31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吴桥县大运河畔,杨柳依依,河水清澈,缓缓流淌的运河,既是杂技艺人行走江湖的起点,更承载着祖辈人的乡土记忆。在桑园镇大第九村西,紧邻运河的地方,一座古香古色的文化馆姿容初现,这就是吴桥大运河民俗文化展馆。

文化展馆建筑异常醒目,青砖黛瓦,绿树掩映,白色的外墙,格外素雅。虽坐落于大第九村,却是由大第九、小第九、宋家院三村合建而来。通过祖辈留下来的农家实物、地域文物的展览、文字及图片的介绍,展示吴桥县运河沿岸乡村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一楼是民俗展厅、多功能活动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壁画——《杂技魂》,再现了当年长城内外运河两岸杂技艺人的足迹。从左往右,从过去到现在,文字记载着桑园镇和大第九的由来。“第四、大第八、小第九、第五、第六,这些村名至今保留,原来与过去军屯驻扎有关。”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人们对运河岸边的地名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桑拓树、鱼化龙等文物,到煤油灯、火镰子、烙铁等老物件,再到古井、爬犁、食箩等农具,形形色色的花馍模具,各式各样的农家锁具,令人们想起了乡村生活,找到了儿时的记忆。民国时期运河人家的庭院和室内布景,更是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了从前,让依运河而居的吴桥人生活习俗一目了然。

红色文化展区里,革命时期的物品、书籍、图片、画报,让观者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到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不忘先辈的奋斗和牺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出口处,一面镶嵌着瓷器碎片的墙,让人惊叹。“这些都是大运河里挖掘出来的瓷器碎片,承载着运河的千年历史。”工作人员说:“馆里藏品都是从民间搜集到的,有些是千方百计淘来的,经过精心整理归类,很多藏品形成了完整的系列。”

踏入二楼民间集珍厅,珍贵的书画作品“草书一笔虎”、《张迁碑》拓片,让文化爱好者流连忘返。一件特殊的皮衣更是引人瞩目,其与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出现的“万皮衣”类似。其材质、做工、图案都很特别,令人赞叹不已。

馆里,各种民间珍贵物品可见一斑。汉代的灰陶,唐代的白陶、青铜镜、宋代的双鱼镜,四大名砚、墨盒,带有“吴桥”字样的地契、税票,经书及护书,珍贵药材,银票股票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既是吴桥民间的珍贵物件史料,也是北方乃至整个中国民间的瑰宝,值得一看。而一个小小的村级文化展馆,竟有如此多的珍品,也十分难得。

作为杂技之乡的文化展馆,自然少不了“杂技”这一主角,三楼便是寻根与圆梦吴桥杂技精神探源图像实物展。整个展厅采用文字、图片、实物三元素合一的形式,分为两个大厅12个版块:九州希冀、艺海返潮、杂技摇篮、抗争命运、勤学精艺、富济显达、爱国情浓、群星灿烂、产业图强、激扬礼赞、继承光大、圆梦之旅。12个版块看下来,吴桥杂技的形成、演化及发展主线清晰了然,吴桥杂技的历史形象而生动,观者会深深感受到吴桥杂技精神的本源。

“传承历史、留住记忆、保护文化、体验民俗、发展旅游”,以此为主题,吴桥大运河民俗文化展馆,将成为吴桥县乃至全省村级民俗及文化旅游的亮点。目前,展馆布展已接近尾声,预计近期开馆。

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