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要闻>>

渤海新区:环境美了 人气旺了 项目来了

2020-01-17 11:46: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渤海新区发展全域旅游促进高质量发展

环境美了 人气旺了 项目来了

2020年,渤海新区域内A级以上景区将达到20家以上,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对年度GDP的综合贡献率达10%以上

渤海新区港城区鸟瞰图。 资料片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晓乐)昔日盐汪子变身十里金沙滩,游人如织;煤炭港变身风景港,绿色港口建设领跑全国;烂泥塘变成了3A级的贝壳湖景区,水波澹澹、海鸥翔集,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致……渤海新区发展全域旅游促进高质量发展,催生了环境好、人气旺、投资多、项目火的态势,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坚持“全景式”打造,重化工业区变身旅游示范区

渤海新区东临渤海湾,有130公里海岸线,自古“渔盐之利雄天下”,是秦朝方士徐福东渡的出发地。

2017年8月,沧州市首座海港旅游码头——渤海新区东渡码头投入运营。

东渡码头的前身是沧州黄骅港河口港区千吨级煤炭码头,始建于1984年,是沧州第一个自有海港码头。近年来,该码头因吞吐功能偏弱、环境制约等因素,不再承担货运功能。经过精心打造,近于荒废的煤炭港已变成集客运、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码头。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张伟说,“以前,码头都是淤泥,周围更是盐碱荒滩寸草不生,想不到现在竟焕然一新,变成了旅游码头。环境好了,体验‘徐福出海’情景的游客越来越多。”

这仅仅是渤海新区以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致力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

2017年,渤海新区被列为河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渤海新区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把全域旅游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走好发展新路的引擎。

立足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组织编制《渤海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推进沧海文化风景区、南大港湿地景区、黄骅历史文化景区等七大景区建设。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串联“一市四区”旅游元素,规划首批6条旅游公交专线,推出了“渤海新区特色旅游线路推荐”。按照“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美”的要求,狠抓主干公路和重点景区、节点城镇连接线的绿化、美化,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庭院建成小景点。

出台《渤海新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强化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等社会资本融入旅游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升级。邀请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单位,建设集宣传推介、游客服务、数据分析、监控监管、咨询投诉、医疗救助等于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目前主体建设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着力突出蓝色海洋、绿色生态、红色革命、金色历史“四色文化”,沧海文化风景区、东渡码头、恒大文旅城、世博欢乐园等一批旅游项目声名鹊起,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人工内海和人工沙滩。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景点21个,新增3A级景区3处,沧海文化景区被评为“河北省不得不去的旅游目的地”,南大港湿地景区入选“河北省不得不约的网红打卡地”。

●全域旅游倒逼绿色发展,实现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双赢

在人们的印象中,煤炭港区似乎都是“煤粉飞扬,污水漫溢”,而走进沧州黄骅港煤炭港区,满眼都是绿色,湿地连着湖泊,湖水碧波荡漾,鸭、鹅自在地在水面游……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在这里和谐共生,“港在海中,人在绿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光,也成为我国煤港一张闪亮的绿色名片。

该港区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渤海新区全域旅游形成了倒逼机制,激发了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8年,黄骅港被列入沧州市工业旅游项目,并推荐为3A级工业旅游景区。为此,该港区打出“组合拳”,倾力改善生态环境。

曾经,港区内因土壤盐碱度高植物难以成活,他们采取更换种植土、抬高地面、选择抗碱植物等措施,不仅建成了临海绿色景观带,还建成了自然生态的苗蔬基地,港区绿化面积达12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3%。

同时,在翻车机房、皮带机转接点处设置布袋除尘系统190余套,随后又在整个堆场区投资建设了洒水系统,做到了堆场洒水全覆盖。为治理“逃逸”的粉尘,组建专门的环保课题研究团队,设计出一套与翻车机底部震动给料机相结合的自动洒水装置和控制系统,也就是“本质长效抑尘系统”,从源头上抑制了煤尘的产生,实现粉尘接近零排放。该项技术先后获得3项国家专利,并在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019年,黄骅港通过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审查验收,煤港变旅游景区的奇迹在黄骅港真真切切地实现了,吸引了国内多家港口企业纷纷来港参观学习。

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说,像这样的企业在渤海新区还有很多,如沧东电厂海水淡化、达力普、鑫海等企业,均将旅游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抓手。一千吨老旧码头成为东渡码头,煤炭港变成3A级景区,盐汪子成为金沙滩且照样发挥排洪蓄水的功能。南大港湿地的保护性开发,使之成为更加优良的鸟类栖息地。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既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又增加了企业效益,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举多得,一举多赢。2019年,渤海新区共收获235个优良天,比2018年增加14天,获评国家“2019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磁场效应凸显,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渤海新区打造的全国最长的人工沙滩——沧海文化风景区十里金沙滩,是由原沧盐集团初级制卤区生态改造提升而来。游客可观海景、做沙雕、放风筝、乘快艇,还可以体验水上步行球气垫儿童乐园等游乐项目。自景区开放以来,旅游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仅2019年沧海文化风景区金沙滩接待游客就达207.5万人次,成为聚集人气、吸聚客商和项目的磁场及金字招牌。

原来无人问津的盐碱荒滩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土地升值、效益趋好,吸引首都城投等国有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形成经济增长动能和创新发展动能。

进入新时代,企业家对投资地宜居宜游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渤海新区“全域是景区”满足了投资者的要求和需求。正如北京红其集团微视频基地责任人所说,“在渤海新区,可以找到几乎所有视频拍摄的外景地,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作品收益。”

目前,渤海新区全域旅游的磁场效应正在放大:正是有了港城区一系列景区的打造,才使得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正是有了南大港湿地4A级景区的创建,才有恒大、碧桂园项目的入驻。总投资45亿元的奥特莱斯(中捷)国际购物小镇项目开工建设,向外辐射100公里,将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香港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正式落户;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沧州创新基地(总部)加快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工丝路·渤海湾信息港”签约落户;正元氢能科技、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地效翼船、紫冠线性工业机器人等一批“高大强新”项目接踵而至;英国威勒比房车、瑞士科莱恩新材料等一批优质外资项目也“慕名而来”。

“我们看到了发展旅游的成果,更坚定了发展旅游的决心。”张国栋说。渤海新区全域旅游成果卓著,先后获评河北省优秀全域旅游创建单位、中国滨海旅游新兴目的地、中国最佳运动康养休闲旅游景区、中国最佳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等。2019年游客总量达到468.25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9821.36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18.9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288.65%、189.66%、263.79%,均创历史新高。

据悉,2020年,渤海新区域内A级以上景区将达到20家以上;全域旅游发展力争实现“2211”目标,即累计完成旅游及相关产业投资2000亿元,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对年度GDP的综合贡献率达10%以上。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