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河北日报沧州专辑>>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海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记事

2020-04-28 17:36: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4月22日,在海兴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整理特色农产品。海兴县启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推进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通讯员史得江摄

海兴县前呈村村民王立河(左)、杨连香夫妇在自家的渔网加工车间操作机器编织渔网。王立河因车祸致高位截瘫,在产业扶贫措施的帮助下实现脱贫。(河北日报资料片) 通讯员苑立伟摄

2017年,海兴县摘掉戴了23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成为全国首批脱贫摘帽县。2018年,该县84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2020年,剩余的135户290人将实现脱贫,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海兴县因地制宜,创新推出“3+2”健康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不断深化“五个一批”就业扶贫脱贫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路子,助推该县脱贫攻坚,筑牢返贫致贫防线。

“3+2”健康扶贫,让贫困患者看病无忧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2015年,海兴县在对贫困人口进行梳理识别时,发现其中60%的人口都是因病致贫,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如何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贫困患者病有所医?

2016年,海兴县创新推出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加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3+2”健康扶贫模式。

今年66岁的仝炳甫曾是海兴县辛集镇刘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年前,因治疗妻子的乳腺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平日主要靠他务农来维持生计。不幸的是,去年,仝炳甫患上了小肠间质瘤,这让已经脱贫的一家再度陷入困境。

“这次生病住院,我的医药费近4万元,各种保险报销后自己只花了3400多元,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健康扶贫带来的实惠。”仝炳甫说,以前生病因担心住院花钱多,不愿去医院,大小病都是靠忍着、拖着。如今,先看病后交钱,出院时,只需掏自付的一部分费用,大大缓解了家庭困难。仝炳甫的身体恢复得不错,村里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在村里打扫卫生。他说,“健康扶贫政策真好,不仅让我们看病无忧,还提高了我们贫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减轻贫困群众的医疗负担,海兴县在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基础上,自2016年开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人每年300元购买了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贫困群众因病或意外在乡镇医院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在医保目录之外的自付药品、材料费用对于他们来说仍是很重的负担。”海兴县扶贫办主任陈景昭介绍,有了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这些费用500元以上的按80%报销,限额2万元。住院治疗期间,每天给予30元住院补助,单次补助不超过90天,年度补偿限额180天。几年来,共为贫困群众报销自付医疗费用1400余万元。

海兴县深入推进“3+2”健康扶贫模式,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各项医疗保障做到“一站式、一个窗口”即时结算,实现“6个100%”,即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资助率100%、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参保率100%、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达标率100%,实现了“拿药不出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健康扶贫全覆盖。

特色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稳定增收渠道

脱贫离不开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样离不开产业。

近年来,海兴县委、县政府把光伏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采用“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整合流转了1.5万亩盐碱地,建成年发电收益5亿元的光伏领跑基地项目并网发电,群众实现增收975万元,成为全县富民支柱产业。同时,引进了协和、雄晖两家集中全扶贫模式电站,建设了24个村级光伏发电站,每年收益1100万元。

持续的光伏扶贫产业收益,大大提升了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在保障村里基础设施有序改善的同时,可以安排更多的公益岗位,助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光伏扶贫产业具有一次投资受益年限长、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特点,是实现产业扶贫目标最稳定、最有效的扶贫措施。陈景昭说,产业扶贫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他们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力提升扶贫产业的主动力,逐步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空壳村”。

4月14日,在海兴县辛集镇苑家堤头村西,25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改造完成,9台渔网加工机器已全部进厂。党支部书记苑仲健说:“承包合同一签,‘五一’就可以开工啦,以后每年村集体可以收入30万元。”

苑仲健介绍,苑家堤头村是贫困村,以前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基本靠务农、打零工来维持生活。但是,村子的区位优势明显,四周村庄密集,位于4个村子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

“苑家堤头村渔网加工项目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在我们村落成,真是个好机会,以后我们可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了。为了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渔网加工厂采取承包经营制。我们对外招租,合同一签至少3年。承包经营收入作为村集体收入,每年收益30万元。这笔钱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苑仲健说,辛集镇渔网加工多为家庭式作坊,生产品种多,附近有许多网机熟练织工,能够为许多贫困户带来就业岗位,帮助他们稳定脱贫。

“渔网加工厂运行起来需要60多名工人,我们和承包商签合同时约定好,就业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现在已经报名想来上班的有20多名贫困户了。”苑仲健笑着说,“以后有了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愁脱贫不怕返贫了。”

海兴县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全县9个贫困村实施1514亩秋雪蜜桃、香酥梨等扶贫特色种植项目,贫困村和贫困户已初步受益。依托秋雪蜜桃扶贫产业园,在苏基镇张常丰村实施了“林下野兔养殖”试点项目,发展特色养殖。同时,着力推进电商扶贫产业项目,启动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投入1500万元在全县8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00人以上的行政村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推动电子商务与贫困村产业融合。通过强力推进特色扶贫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增收渠道。

“五个一批”就业扶贫,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现在不再躺着吃救济了,自从当上门卫,每月能拿到2600块钱呢。”4月14日,在海兴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韩振新谈起现在的生活,开心地笑了。

今年50岁的韩振新家住西曲河村,4年前因一场车祸,14根肋骨骨折,因为治病家中欠下了10多万元的外债,如今只能干点轻活。不幸的是,儿子患有肾病,也干不了重体力活。去年4月,韩振新被海兴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聘为门卫,每月都能领到“固定工资”。他说:“现在,日子过得好多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儿。”

像韩振新一样,很多贫困劳动力干不了重体力活,但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海兴县统筹全县光伏扶贫收益等资金,开发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岗位,并通过将扶贫资金入股到鹏程商贸等龙头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县已为贫困群众提供社会服务公益岗位和贫帮贫公益岗位1653个。

对于那些身体残障、智力健康的贫困户,海兴县通过技术培训和业务支持让他们熟练掌握应用电子商务实现增收,帮助他们在网上经销小商品和手工制品。

4月14日,在海兴县苏基镇郑龙洼村的鱼塘,正在投放刚运来的一车草鱼、鲤鱼等鱼苗。郑连鹏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发微信朋友圈:来鱼了,又肥又大,垂钓者们看过来。

今年32岁的郑连鹏,由于先天身体残疾,从事工作很受限,但他很有经济头脑。从2016年开始,他一直通过手机销售海鲜。驻村工作队了解他的情况后,帮他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并帮忙协调了村里20亩地的坑塘,让他改造成垂钓园来增加收入。

“国家政策真好,真是扶贫扶到了心坎上,让我这小买卖越干越红火啦。春夏秋我经营垂钓园,冬天卖海鲜,去年收入了4万多元呢。”郑连鹏说,“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贫困的志气。等靠要没意思,周围的人也看不起。有人帮、有人扶是好事,关键还要靠自己干,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韩振新、郑连鹏都是海兴县推进就业扶贫的缩影。为加快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步伐,海兴县实施微小产业从业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就地务工吸纳一批、个人创业发展一批、劳务输出转移一批的“五个一批”就业扶贫工作机制,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加大就业帮扶政策力度,确保全县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转变观念很重要,得让大伙儿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海兴县委书记陈建说,“脱贫摘帽只是一个新起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是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我们不断强化帮扶机制、督查问效机制、防贫长效机制,为的就是,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谭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