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发布>>

【运河人家】铜帮铁底大运河

2020-09-02 10:22:33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沧州过去流行一个词:铜帮铁底大运河。明明是泥堤土岸,何来铜帮铁底之说?这和大运河的历史、功能、特性有关,也与大运河和朝廷、百姓的关系有关。

沧州段运河的开凿,始于曹魏。后来隋炀帝开挖京杭大运河,沧州进入河海文明双轨发展之中。但因为历朝定都中原,沧州在运河上的位置并不那么重要。到了元代,尤其是明清两代,建都北京后,因为漕运,运河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命脉,沧州段大运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翻阅史书,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因运河决堤而造成的水灾,从来都是史不绝书。而沧州段运河在4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明代决堤一次,且很快修复,没有造成大面积的灾害。这不得不归功于沧州段运河的“铜帮铁底”。

如今,行走大运河,我们依然可以找到铜帮铁底大运河的很多佐证。

东光谢家坝,这个大运河沿线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点,大运河申遗时,以其糯米大坝的建筑原理,赢得国际专家们浓厚的兴趣,被认为是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在当地,一直流传着“早几辈子闹洪水,多次决口。谢家是大财主,用糯米做坝,才保了这一方平安。”的动人传说。

沧县捷地闸所,建于明代,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几番改坝为闸,又改闸为坝,目的在于调节水势,泄洪减灾,保证漕运安全。清乾隆皇帝曾亲临此地,并留下诗篇,后人修建“乾隆碑”记录皇帝对运河水利的重视。如今,御碑犹在,闸所依旧,当初修建闸所的明代龙骨石,依然闪烁着古人的水利智慧、历史的文化光芒。

兴济减河、捷地减河,从明弘治皇帝,到清雍正、乾隆皇帝,他们一次次将目光投在这里。成千上万的民工、河工汇成开挖减河的大军,浩浩荡荡,从运河一路向东,奔向大海。在这里,我们仿佛穿透历史,看到皇帝、大臣们那忧心忡忡的目光,河工、百姓们那负重挖掘的身影,以及陈宏谟《论运河疏》的恳切建言:“运河河身原不宽广,每遇汛涨,河水出槽,堤岸难于防堵……于沧州之捷地汛、青县之兴济汛挖减河二道,泄水东流……”

铜帮铁底大运河这个充满硬度和刚性的比喻,凝聚着沧州先民们创造的运河文化结晶。从中,我们既能见识到先民们的治水智慧,又能感受到一种为国为民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吕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