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武术·杂技>>

运河岸边杂技人

2020-10-14 10:18:35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秋风习习,凉意乍起。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一处农家小院里,古老的槐树和枣树随风摇动,树叶飘落了一地。院子里摆放着各种杂技魔术表演道具,树上挂着鸟笼、坐着猕猴,铁笼子里饲养着狮子、老虎,鸵鸟自在地在院子里散步。67岁的杂技老艺人何书胜正在指点着几个年轻人练把式……这就是吴桥民间普普通通的“杂技小院”,却也是运河边上最独特的风景。

八代传承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在沧州,一首杂技艺人行走江湖的歌谣传唱了千年,歌词中提到的“条河”就是沧州民间对大运河的称谓。运河成就了杂技,杂技也丰富了运河。

京杭大运河缓缓流淌,流经吴桥境内34公里,张松村是这34公里运河沿线的一个普通村子,却因民间杂技艺术的传承而变得不同寻常。在这个村子里,何书胜的“杂技小院”远近闻名。“祖辈靠杂技谋生,走南闯北都离不开运河。”何书胜说,自己喝运河水长大,是运河滋养了他的杂技人生。

67岁的何书胜是这一杂技世家的第六代传人,到他的孙子孙女已是第八代。为了传承祖辈留下来的民间杂技艺术,他从20多岁开始收徒教学,至今徒弟已300人有余。

何书胜在“杂技小院”创办了长发杂技团,传承了古老的民间杂技艺术,包括杂技表演、魔术、驯兽、狮子舞、气功特技、民间绝活等。他的“大变活人”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儿何金花被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是走钢丝。

如今,张松村也已被纳入铁城镇全域旅游——“乐游杂技窝”项目,通过杂技专业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村及更多地区发展杂技文化和杂技旅游。坚守小院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间杂技团逐渐走下坡路。招徒弟难,演出也难,而且民间团大多是家族式技艺传授,教学、管理、节目创新都难有突破。“很多民间杂技艺人陆续走出农村,成立团体,外出演出,但我一直坚守在‘杂技小院’。”何书胜感慨,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都跟着他练杂技。“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丢!”秉承着一份传承的责任,何书胜看电视、读报纸、去外地参观、研究演出录像……每到一处就请教当地杂技艺人,反反复复琢磨演出视频,想方设法用新元素包装传统技艺。

他和在舞蹈学院当老师的干女婿一起反复打磨,将悦耳的《泉水叮咚响》音乐和流行的舞蹈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到传统的“十样杂耍”之中,变传统节目为视听盛宴。

这几年,何书胜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精髓,在传统魔术方面又有新的传承,推出了古彩戏法、空口袋变鸡蛋、大变鸽子等传统魔术节目。这样创新着、传承着、坚守着,何书胜的传统杂技表演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从小就在这个院子里练习,不敢也不愿意改变这里的一切,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对过去那些日子的一种纪念,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老杂技艺人的生活。”何书胜说。传授技艺

何书胜的“杂技小院”里,徒弟有几十人,多是家庭困难的孩子。他一边倾囊相授祖传技艺,一边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做人。孩子们到了适婚年龄,他还操心孩子们的婚事,他已经成功为3个徒弟举办了婚礼,俨然一位慈父。

“年龄越来越大了,得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我一般就在小院留守,带孩子们在家里练功。”何书胜说,他鼓励学成的孩子出去闯事业,成立演出团队,独立经营。“我们终有老的时候、演不动的一天,年轻人才是杂技传承的希望!”何书胜说。

如今,何书胜的杂技团长年承接各种演出任务,带动附近村子的杂技事业也红火起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个“杂技小院”,一听到锣鼓声,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

何书胜还时刻关心着杂技老艺人的晚年生活,“在杂技圈,都是师父带徒弟,老艺人把手艺传给我们,我们就得对他们负责!”何书胜说。


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吕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