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头条>>

“渤海粮仓”粮满仓

2020-10-28 10:03:34 来源:沧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渤海粮仓”粮满仓

——我市依托国家科技示范工程推进中低产田增产增收走笔


日前,走进位于南皮县刘八里乡双庙村的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农艺师冯新彦正在试验田里忙碌着。“这片区域是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的试验田,两亩多的地块里分布着33个小麦品种,我们已经先后进行了3次种植试验。”冯新彦边统计数据边介绍,一个小麦品种从试验到推广,至少需要10个年头。之所以如此漫长,就是要将最高产高效的品种推向市场,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1987年试验站刚刚建站不久,从农校毕业的冯新彦就在这里扎了根。30多年的时间,她结婚生子,人到中年,可唯独没有改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依恋。“我的爱人郭金雨是南皮人,也是试验站的农艺师。我们因试验站结缘,这些年吃住都在站上,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冯新彦说,大半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最让她和爱人引以为傲的,是作为试验站最普通的农技人员,亲身参与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小麦亩产增收一倍多,新品种赢得百姓信赖

我国既是产粮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我国2013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涉及1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6亿人口。这项巨大的农业科技工程是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17年增粮30亿公斤、到2020年增粮50亿公斤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作为“渤海粮仓”在沧州的实施主体,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眼下,正是小麦的播种季节,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的麦田里一派忙碌的场景。“早在2010年,我们就专门成立南皮县小偃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播种的就是中科院专家培育的小偃81号品种。”村党支部书记白普青告诉记者,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后,他们村被划为千亩核心示范区。

但在种植初期,很多村民并不买账。“咱祖祖辈辈种植的都是老几样,难不成这个新品种有那么神奇?”“说是试验,可一旦减产,就耽误一季收成。”……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因为担心来年收成而拒绝种植新品种。

作为当时品种推广的亲历者,冯新彦可以说是跑断了腿、说破了嘴。“推广良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少走弯路。刚刚育种时,为了给农户提供良种,我们要把麦粒一穗穗地搓下来,不符合原种标准的予以剔除,一亩地的原种至少需要300穗,而一人一天最多才能搓180穗。”冯新彦回忆说,不仅如此,她每5天还要去一次现场,调查观测苗情,检测水肥指标,给农户提供最精准的服务。

好在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年的百亩示范田刷新了这个地区冬小麦单产新纪录。“看到小麦丰收,村里的人们坐不住了,都自愿加入了小偃81品种的种植队伍。”白普青说,虽然全村只有110户,但很多外村人也慕名而来,现在合作社社员达到近200户,种植面积1500多亩。

随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扎实推进,合作社对土地实施统一经营和管理,种子、化肥、农药统一购买,耕作、种植、浇水、施肥、植保、收割等统一管理。“以前,粮食亩产一般不超过250公斤,现在平均亩产450公斤,最高达到535公斤。”说起现在地里的收成,冯新彦觉得她的付出特别值。

盐碱地上“脱盐”有妙招,新技术催生农产品多样化

盐碱地上长出农作物难,长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更是难上加难。说起盐碱地种植技术改良的事,郭金雨的内心既激动又复杂。

“众所周知,盐碱地区缺的是淡水,但是不缺咸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就一直尝试能不能利用咸水,对盐碱地进行改良。”郭金雨说,为此,试验站在海兴县小山乡流转了百亩土地搞起实验。

“淡水的冰点是零度,咸水结冰之后可以变为淡水。如果温度足够低,咸水也可以结冰。这和下雪后在路上撒盐,让雪加快融化的原理是一样的。”按照中国农科院专家探索实施的“咸水结冰灌溉法”,郭金雨一头扎进了盐碱地里。

“漫洼里没有居住的地方,我们就搭建了几个简易的窝棚,越是等到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越要抽取地下咸水进行灌溉,让地表结一层厚厚的冰,淋湿的衣服经常冻得硬邦邦。”郭金雨说,靠着一次次的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等到春季气温升高,高浓度的咸水先融化、入渗,微咸水和淡水融化较晚,起到洗盐的作用,使土壤表面脱盐,再覆上地膜防止土壤蒸发返盐,最终实现盐碱地耕层脱盐,达到种植条件。

条件虽然艰辛,但盐碱地上有了好收成是郭金雨最开心的事。“因为冬小麦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利用微咸水来灌溉,既解决了地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减少了对深层水的过度利用。不仅如此,通过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还种植了棉花、甜高粱、海滨锦葵、菊芋、甜菜、油葵等作物,实现了盐碱地农产品生长的多样化。”郭金雨说。

7年时间,试验站针对环渤海区域制约粮食增产的土、肥、水、种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先后探索实施冬小麦微咸水安全补灌、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暗管排盐盐碱地开发利用等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在盐碱地上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病虫害防治实现“统防统治”,新模式让种地更高效

南皮县刘八里乡李家庵村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推广区域,随着玉米的丰收,冯新彦过去几天刚刚进行测产。“通过在大田测试亩株数、穗粒数等样本指标,然后到实验室进行百粒重测试等环节,预测今年的玉米亩产超600公斤,较去年平均亩产又增长5%。”冯新彦说,玉米单产再创新高,当地百姓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丰收的背后,除了良种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还离不开规模化的病虫害防治作业。“‘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种植面积一般相对较大,人工进行病虫害防治,耗费时间长、效果差,对大规模机械化防治需求很大。”冯新彦说,这几年在做好优质品种推广的同时,她还关注田间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农民的双手,让种地更高效。

神兵植保合作社的建立,恰逢“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早在十几年前,冯新彦就和合作社负责人张满义熟识。“作为我市首家注册成立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的定位就是服务于‘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冯新彦说,统一植保机械、统一采购农药品种,效率高、效果好,基于此,这些年双方多次合作“统防统治”。

“以往农民自己打药,药量少不管用,药量多影响产量。现在合作社统一作业,用药量更加精准,小麦的长势也越来越好,而且每亩地的成本也有所降低,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冯新彦边说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在今年4月,合作社对南皮镇张三拨村1500亩小麦方田进行“统防统治”,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8倍,平均每亩增产近百公斤。

过去,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在冬春的平原随处可见,秧苗枯萎,杂草稀疏,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而如今,一片片不毛之地变身中高产田,长出“金豆豆”、结出“金疙瘩”,成为广大农户的丰收粮仓和致富宝库。(记者孙健 通讯员南宝通李艺恒)


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吕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