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民生·资讯

老农民的新农技

2022-04-13 11:03:38 来源:沧州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别看世军都50多岁了,可爱赶新潮了。他厂子里的农机,都是咱没见过的新玩意。”“种地遇到不懂的,问老孙准没错,甭管是老经验还是新技术,他都熟。”……在沧县李天木镇北阁村,提起孙世军,村民们话里话外绕不开“老”和“新”。今年52岁的孙世军,虽是地道的老农民,却并不走老路。他善于思考,不仅在研发农机上别具匠心,还勤于学习,不断吸收前沿农技知识,摸索低产田的高产出模式—

研发农机获专利

近日,沧州润丰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外,一排排旋耕机具整齐排列,细看,7字形刀头甚是独特。

“一般旋耕机都是圆形刀头,可在粉碎秸秆时,容易滑漏。俺按照剁菜的原理,将刀头改成7字形后,可用直角角度将秸秆剁断,这样秸秆粉碎就能一次性完成,减少种地的负担。”公司负责人孙世军说,为让粉碎效果更好,他还将7字形刀头改得更薄、更锋利。

一个小改动,功效大提升,这样的例子,在孙世军的农机生产中随处可见。多年前,他就成立农机制造公司,专注农机的生产与改造。近年来,与沧州市农科院结缘后,创新的激情更是有增无减。

彼时,市农科院的专家进行农技创新和推广时,时常会因没有配套农业机具而犯难。2014年,还在试验中的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便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通过起垄覆膜,采用宽窄行形式,在膜侧播种玉米,实现垄沟集雨,帮助玉米渡过‘卡脖旱’时期。当时这样种玉米,都是人工铺膜,起垄也是个难题。得知俺既能改造又能生产机器,专家老师就找来了,想研发一台多功能播种机。”孙世军回忆道。

详细交流后,孙世军了解了专家们对机械的需求。根据已有经验,他不断填充脑中的图纸,一遍遍改进、试验。最终,创新出玉米起垄覆膜侧播“双垄四行”播种机,只一次耕种,就能实现旋耕、起垄、覆膜、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有了配套机械的助力,这套抗旱、节水的好技术,得以在我市和张家口等地示范推广,增收效果显著。

意识到农机研发对农技推广的辅助作用,这些年,孙世军改造农机的劲头儿更足了。去年,仅用两周时间,他就发明出苜蓿平茬松土施肥机,为市农科院牧草团队解决苜蓿收获后有残茬的问题。根据大豆团队的需求,他正在研发大豆借墒播种机,主攻播种季墒情不足、播种遇难的问题。

靠着创新改造,孙世军获得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有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2020年,他还在河北省土专家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在他的带动下,儿子孙建大学毕业后也回到北阁村,专研农机改造与生产,成了孙世军的好帮手。

流转土地学新技

除了是广为人知的农机发明家,在北阁村,要说科学种田,孙世军也是榜上有名的。

早在2010年,他就成立了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民们提供农机服务。2011年,县农业部门想在北阁村推广大豆种植项目,但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使得管理难度加大。解决种植分散、效率低的问题,在专家的建议下,孙世军又做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率先流转了800多亩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种大豆。由于机械化程度提高,再加上精心管理,当年,大豆亩产达200多公斤。

孙世军流转土地,将农户们从土地里解放出来。那两年收成不错,他自己也能从地里收个钱,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其后,他还相继流转了1200多亩村民们不愿种的远地块、涝洼地。就连周边村庄的600多亩地,都纳入合作社的种植范围。

在种植中,敢于尝鲜的孙世军,没少引入新品种、新技术,还带头进行全程机械化生产。近两年,借助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持,合作社还根据北阁村生态条件进行旱作种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依托农机作业服务平台,创新农机农艺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让科研成果帮助更多低产田增收。

今年,孙世军又流转了北阁村5000余亩撂荒地,将其改造为产粮田,“加足马力”多打粮、打好粮。

“正是有了老孙这样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我们做农技推广、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才有了好帮手、带头人。”市农科院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席国成感触颇深,“今年,全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听说这个消息后,老孙没少研究。一是研发所需的播种、植保、收获机具,再就是为关心这个项目的村民解答,为种植推广打下群众基础。”

在席国成眼中,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是一个新型农技学堂。“老孙和我们熟,没事就沟通种植技术,再分享给农户们。种植关键时期,我们也时常到合作社指导、培训,让更多农户学到新技术。”席国成说,上个月,沧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就在这里开展,来自市、县多地的农业专家向村民们传授了稳粮增豆的好技术。

托管服务蹚新路

依托雄厚的农机实力和经年积累的种植经验,这两年,孙世军还拓展思路,进入了全环节托管的社会化服务新赛道。

“托管服务,俗称‘田保姆’,即托管对象提供土地,我们像保姆一样,提供耕、播、管、收等一条龙服务。”与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只托管周边区域不同,孙世军的托管业务,不仅跨县区延伸到了东光、南皮、黄骅、海兴等地,还跨市域到达了邢台等地。

“种植户和我们这样的农机组织合作省心。以前抢农时,农机出现问题,维修既费力又费时,赶上修理的师傅忙不过来,农户只能干着急。现在把土地托管给我们,机械作业时再出现啥问题,我们在地头上就解决了,一点儿也不耽误工夫。而且我们的机手专业度更高,就拿播种来说,出苗率能达到90%以上,农户都认可。”说起托管的优势,孙世军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托管的优势,从节本、增效、抢季等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节本,既是节约时间成本,又是节约钱物成本。由于使用集约化经营,统一订购农资,价格更优惠。农机的使用费,也比单独雇佣降低不少。”增效,则体现在科学管理上,严格按照耕种、镇压、植保等各环节规范操作,粮食产量的提升空间不小。“抢季,就是抢农时,我们能做到前面收割,后面就跟着播种,缩短各项农活的时间差。”

由于服务好、效率高,这两年,与孙世军合作托管业务的种植户越来越多,他的托管面积达4万亩之多。

“土地托管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今后,我们还要在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机械管理上再下功夫,争取通过土地托管,托出兴旺产业、美好‘钱’景。”虽是老农民,可孙世军的理念,就像他经营的土地一样,一直在焕发新生机。(记者 张梦鹤)


责任编辑:吕熠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