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旅游·美食

老手艺新传承 大运河换新生

2022-06-20 11:24:39 来源:沧州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的大运河,繁华了沿岸城市,滋养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倚运河而生的老手艺人,并没有和这个时代渐行渐远。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把成长记忆中的运河印记,化作充满时代活力的艺术作品。一幅幅剪纸作品、一件件陶器、一把把木梳,承载着运河古老的时光,以不同方式阐释新时代的运河故事。

一把剪刀剪出运河风情

“用‘阳剪’,把多余的部分去掉,仅保留大运河的线条,更能凸显运河。” “运河用‘阳剪’,浪花用‘阴剪’,‘阴阳结合’剪出来效果要好些。”跟儿子白金磊说着,韩宝菊抄起剪刀,在纸上轻快地剪起来。转眼间,逶迤流淌的迷你版运河图,便活灵活现地呈现于面前。

如何通过剪纸作品直观形象地展现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仅运河的表现形式这一点,韩宝菊和白金磊就讨论了好几天。

韩宝菊和白金磊分别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渔村剪纸第四代和第五代传承人。二人既是母子,又是工作搭档。

韩宝菊出生在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自幼喜爱剪纸,经过几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这位普通的渔家女凭着一手剪纸技艺,走出渔村,迈出国门。2012年,白金磊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国企工作,“站”在母亲身边,接过传承的接力棒。这两年,沧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他们萌生了新想法:为沧州创作一幅运河长卷,丰富生动地讲述运河故事。

为深入了解沧州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积淀,2021年底,韩宝菊和白金磊在沧州市文广旅局、黄骅市文广旅局的支持下,沿沧州运河沿线各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走访。雕梁画栋的南川楼、朗吟楼,古意悠悠的御碑苑,巍然伫立的谢家坝……每到一处,韩宝菊和白金磊都向当地工作人员详细询问这些地标节点的历史渊源。

白金磊告诉记者,大运河长卷初定为宽2米、长9米,他们要以古运河图为轴,将沧州运河沿线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融入其中,通过剪纸作品立体形象地阐释大运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渤海渔村剪纸从渤海湾走向大运河畔。

一件陶器传承运河记忆

走进南皮张陶窑第19代传承人张中正的工作室,形态各异的陶瓷器上,一幅幅画面引人驻足、耐人寻味。

张中正介绍说:“这些画面都是根据南皮成语故事创作的,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南皮作为千年文化古县,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颇多,将文字转换成鲜活的画面,更便于人们了解南皮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件瓷绘作品讲述的是成语‘穆如清风’。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烝民》,说的是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临行时,尹吉甫作此诗赠之。‘穆如清风’用来比喻和美如清风化雨滋养万物。”

南皮张陶窑因运河而兴。张家世代以烧窑为生。相传,公元1404年,张家祖先从北京通州沿运河移民到南皮,沿岸一路寻找适合烧窑的土壤。当他们到达泊头北面的窑厂村时,发现运河东岸的黄胶泥土质细腻、黏性好,适合制作陶器,于是在此定居,建窑烧陶制器皿。公园1406年,朱棣在北京修建紫禁城需要大量的砖瓦,南皮张陶窑因位于大运河畔、距离北京近,为北京城重建作出很大贡献,并带动了周边烧窑业的大规模发展。

张中正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酷爱陶瓷器,尤其是瓷绘艺术。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南皮的一家水泥构件厂给瓷砖画图案。多年来,张中正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进行摸索和试验,在传统瓷绘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出手绘大写意高温颜色釉绘瓷技艺,即用毛笔直接蘸很稠的釉料,在泥坯上以大写意形式作画,创作烧制出色彩绚丽、肌理清晰的手绘瓷器作品。

张陶窑因运河而兴,如何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运河文化焕发新活力?如今,张中正将大运河文化和当地文化相结合,把经典故事、传奇人物、传统文化等绘制于泥坯之上,让千年运河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于方寸之间,通过瓷艺传承保护运河文化。

一把木梳唤醒运河遗迹

在平日生活中,梳子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而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梳子制作技艺第九代传承人董良眼中,却成了一种文化载体。

庄重典雅的红木材质;1794毫米的长度,代表1794千米长的京杭大运河;手柄处,一面用浮雕展现着运河沿线12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一面刻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的12个重要历史节点……在沧州博物馆,一把巨型木梳赫然入目,这便是董良创作的“大运梳”。

董良告诉记者,“运”字代表大运河,“梳”与“输”谐音,“大运梳”的创意就是将红木文化与运河文化融于一体,生动地讲述运河故事。

今年41岁的董良,是青县流河人,从小在运河边长大。董良说,自己小时候有两大快乐,一个,是在运河边捉鱼;另一个,便是在木器厂看姥爷舅舅修补家具。运河边的景色和木器厂淡淡的木香,都是他儿时的美好回忆。

千年运河,水韵悠悠。在董良看来,运河文化不是化石,也不是标本,而是绵延不绝的生活。多年来,他一直有个心结,如何通过一个载体将红木文化与运河文化融于一体?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进行木梳子创意设计。

董良擅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设计灵感,2019年,他和团队设计的“母恩”木梳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一举夺冠,并受邀为故宫博物院设计梳子。他和团队设计的“母恩”“太极”“大漆”“大运河”等多种题材的红木梳深受消费者青睐,并且作为外事礼品走出国门。

董良说,妥善封存的文化遗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段旧时记忆。一把小小的红木梳看似简单,从选材到产品需要200多道工序,其中有100多道工序要靠手工完成。红木文化是大运河“漂”来的文化,他要以木梳子为载体,通过精雕细琢唤醒运河遗迹,并将其融入生活中传承下去。(记者 祁洁 通讯员 南宝通)

责任编辑:吕熠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