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要闻

祖孙三代守闸情

2023-04-10 10:01:49 来源:沧州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漳卫新河王营盘蓄水大闸位于东光县和山东省交界处,至今已经巍然挺立50年。马玉勤、马连祯和马建飞祖孙三代,以闸为家,闸门开关间,麦绿谷黄,已数十个春秋。三代守闸人,用平凡见证着家乡水利由弱到强的时代变迁——

见证水闸从无到有

春日清晨,红日初升,漳卫新河宽阔的河面上波光粼粼,王营盘蓄水大闸横亘河面,傲然挺立,壮观秀美。

每年开春,年近九旬的马玉勤老人都会让晚辈带着自己来大闸边转转看看。说起大闸,马玉勤老人满脸自豪。1983年至1995年,他曾在闸所任所长,是这座闸从无到有的见证人。

“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我在王营盘附近的乡镇工作,正赶上这里要建闸所。”马玉勤回忆,为了建好大闸,当时很多同志黑白住在工地上,长期不回家,到1973年9月1日,短短半年多时间闸所就竣工了。

东光县在历史上就是洪、涝、旱、碱交替为害的地区,盐碱地多,粮食产量低。王营盘蓄水闸建成后,这个县每年可从漳卫新河引水5000万立方米,灌溉全县一半以上的农田。

马玉勤之前有过根治海河的经验,闸所老所长退休后,上级领导物色人选,别人都不愿意到这个偏僻地儿来,找到马玉勤,他就应承了下来。

20世纪80年代,东光县曾遭遇干旱,当地在冬天从漳卫新河引水抢灌小麦。第二年除了引地表水,当地又合理开发地下水,通过打机井等把受灾面积降到最小,形成“六河相通,沟渠坑塘相连,机井星罗棋布,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调控系统。1989年,东光县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王营盘蓄水大闸处于冀鲁两省交界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这和外界接触较少。马玉勤说,由于职工平时忙于检修,穿戴上也不讲究,所以有这么一个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一打听不是闸所就是河务段的”。他说,当时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在这个闸所工作,几年都说不上对象,后来调到外单位,当年就结婚了。

奉献青春,是老一代水利人的家国情怀。马玉勤在任王营盘闸所所长13年间,先后3次被水利部评为防汛先进个人,王营盘闸所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闸所。

为水闸攻坚克难

今年58岁的马连祯从小就看着父亲马玉勤为了这座水闸而奋斗,他的人生脚步也随之来到这里。

马连祯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去闸所工作的经历。35年前,他跟老职工站在启闭机机架桥上,手扶水泥栏杆往下一看,十几米的高度落差让他一阵晕眩,双手紧紧地抓住栏杆,不敢放松。

“年轻人要肯吃苦,要学会克服困难,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父亲这样鼓励他。

闸所人员少、工作重,每人都是身兼数职,马连祯平时都是吃住在闸所。观测上报水位、水政巡查、工程管理、各种设备维护保养、引水测流、水闸沉陷测量……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

一座闸,关系着一份责任,马连祯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力争将危害消除在萌芽中。1993年汛期的一天,他冒雨到大闸上观看水位,走到下游混凝土护坡与坡顶浆砌石护坡的连接处,忽然发现雨水正往一个拇指大小的孔隙里灌,他立刻回所将情况报告给了所长。大家第一时间进行水泥灌浆处理,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

枯燥的工作,没有磨平马连祯的进取心,多年来他努力钻研业务,创造多项发明,其中,在启闭机钢丝绳绳孔封堵、测流简易装置、闸门大轮检修抬升装置等方面都获得了业内发明奖励。

2021年,王营盘闸所迎来3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承担起开闸泄洪以缓解河南等多地洪涝灾害的艰巨任务。当年夏秋连汛,洪水经历时间之长,非常罕见。从7月一直到11月底,洪水连绵不断流向大海,期间过水量达30多亿立方米。行洪期间,马连祯和同事们日夜坚守岗位,观察水情、上报雨情,当好参谋,最终取得了抗洪胜利。期间,马连祯曾经5天只睡了5个小时。

为了使命和传承

像父亲马连祯一样,“80后”的马建飞,从小就被带到王营盘闸所“体验氛围”,看提闸放水,听建水闸故事。

从河北工程大学毕业后,马建飞曾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爷爷和父亲均给他提建议,让他接下“接力棒”。

“当时我有些犹豫,闸所偏僻,很枯燥。我一些同学都在大城市,他们过得很精彩。”马建飞说。

“咱们中国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基础,水利是农业重要的一部分,干啥都是干,不如像我和你爸一样投身水利事业,更有成就感、更光荣!”爷爷的一席话最终打动了马建飞。

在闸所,马建飞主要从事水闸工程资料整理、报送工作,将多年来闸所积累的零散琐碎资料分类归档,全部整理成电子版保存。此外,他还利用精通电脑的特长,将软件制图、网络维护等施展在岗位上,受到了上级多次好评。

马建飞说,自己热爱这份工作,心中有一份归属感,坚信努力终会有回报。

马建飞的微信名叫“不倒翁”,他说,这么多年与水打交道,他喜欢水的持之以恒、去污善化而不争,而水的品性也渐渐融入了他的性格。“我要像爷爷和父亲一样,继续为水利事业而奋斗!”马建飞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一种传承。(记者周洋 通讯员李 莹、陈英华)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