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要闻

沧州:百余家庭同颂国学经典

2023-09-04 11:16:53 来源:沧州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百余家庭同颂国学经典

——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十年义务传承传统文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月29日,迎着朝阳,大运河畔又传来琅琅读书声,诵读者是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的学员们。

在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成立的10年里,学员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百余个家庭,学习内容已从诵读经典国学扩展到传统礼仪学习以及结合生活解读经典等。通过传播经典国学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越来越多人的心中。

·国学胎教宝宝陆续长大

今年正在读研二的李子杨是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培养的第一批国学宝宝。2009年,热爱国学经典文化的曹淑丽组织开展了母子读国学经典公益课堂,当时刚上一年级的李子杨和妈妈一起参加,成为第一批学员。

每周一次的公益课堂,李子杨和妈妈从没间断过。他跟着妈妈轻声慢读,从《论语》《易经》到《大学》《道德经》,反复学习过很多遍。他说:“读国学,对我启智、立德、修身、处世都大有益处。”

看到市民对国学的热爱,曹淑丽有了更多动力。于是她在2013年创立了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那时,每天早6时30分和晚7时,学堂都会举办国学文化经典公益诵读,吸引了众多国学爱好者加入。有的夫妻携手,有的母子相伴,有的朋友随行。清风吹拂,书声琅琅,大家相聚一起,高声诵读经典文学,成为大运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程子涵今年6岁,他妈妈却说他已经在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学习”了7年。“没错,他从我的肚子里就已经开始学习国学经典文化了。”程子涵的妈妈笑着说。在这里,和子涵一样从娘胎里就开始接受国学教育的宝宝大概有七八个。很多家长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孩子从小就在心中播下一颗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接受经典国学的熏陶,享受诗书礼乐的滋养,受益终身。

10年来,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培养了上百个热爱读书、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庭。曹淑丽说:“我们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激发大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国家庭教育的路上,虽然付出很多,但是看着这么多优秀的国学宝宝逐渐长大,我们觉得收获更大。”

·自录文学经典22部

2017年以后,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和普及,公益国学课堂在开展线下活动的同时,还建立了线上微信读书群,每周三、周六准时在线上举行“大运河畔读圣贤书”等活动。

“记得有一年农历新年,我们按时在线上举办了读书会,当天还有30多个家庭参加,大家的参与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曹淑丽说,多年来,线上公益课堂从没中断过,哪怕遇到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也没停过一次课。

学员刘海静是2016年加入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的。那年,刘海静在一次国学讲座中结识了曹淑丽,深深被国学文化所吸引。因为家庭原因,刘海静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国学课堂又一次让她燃起阅读的激情。新冠疫情期间,她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通过多个线上读书平台,录制了22部国学经典图书。因为自录国学经典排名第一,被大家评为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的“学习委员”。

“这些年很忙碌,但付出就有回报。我们一起学习国学、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其实是一种公益互助,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自我。”刘海静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国学让我改变了很多,以前我是人们眼中的‘穆桂英’,现在被大家称为‘易经姐姐’。我特别感谢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能为大家提供那么好的学习平台。”

·传统文化带来华丽蝶变

除了线上线下开展国学课堂外,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还会不定期举办亲子礼仪班,组织开展开笔礼、成人礼、中式婚礼等活动。

大家都说,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大运河孔子学堂能人辈出。很多国学爱好者在刚接触国学文化时,只能读懂儿童版的论语故事,现在不仅自己能说会读,有些人还能为其他人导读、解读很多很高深的文章。

学员李新甲通过学习国学,从工厂工人“华丽蝶变”为国学教育线上主持人;学员马红从2013年加入后,能全文背诵13部国学经典,俨然一部行走的国学文化宝典;学员权根诚已到国外工作,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传播国学文化……

“国学文化修身养性,改变的不只是个人,更是整个家庭。”学员赵百合说,刚开始,她一个人加入了国学课堂,当时还有群内打卡学习这样的被动方式,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自己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在她的带领下,丈夫和儿子也追随她的脚步,加入了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全家人常会在“幸福人生围读会”上,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分享个人心得。

“国学不仅熏陶气质、提高涵养,还会让人发生很多内在变化。”曹淑丽说,“我在学习国学、传播国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这是一个从学习到受益,再到反哺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有意义,我也一定会坚持下去,让更多人爱上国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记者邢程)

责任编辑:霍俊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