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要闻

沧州市首批56个园区完成提升目标

2024-01-11 18:29:11 来源:沧州发布

扫码阅读手机版

聚焦发展理念和主导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自去年开始,按照“生产+加工+科技+流通”的发展理念,沧州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分批推进全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百园提升”行动。截至目前,首批56个园区已完成提升目标,在产品质量、设施装备等8个方面成效显著,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56个园区更新理念促发展

河北省乡村特色产业“村企对接”活动上,沧县兴济镇现代农业园区的旱碱麦面粉、速食粥等特色农产品一经亮相,便获得了不少关注。在去年的“百园提升”行动中,立足提升农产品品质及设施水平,园区对鸡跳脚玉米粉、旱碱麦面粉及大米等申请绿色认证,引入先进流水线,创新深加工产品,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这只是沧州市组织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百园提升”行动的诸多成果之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示范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是促进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创建,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开花,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三产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有的经营理念落后、有的产业链条有待完善等。”市农业农村局项目监测中心负责人殷文红说,开展“百园提升”行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园区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去年3月,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并印发了《沧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百园提升”行动方案》,围绕粮食安全、产品质量、绿色发展等8个主题提出30项提升目标,鼓励各园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至少在5个主题中选择5个目标完成提升。为做好“百园提升”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两次组织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园区经营主体开展“百园提升”培训,深入解读提升目标的内涵,帮助县级主管部门及各园区打破传统经营思维,用科技“武装”头脑,以新理念、新模式提升发展质量。“行动期间,我们还深入部分园区进行调研,引导经营主体尽快转向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通过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出更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举措。”殷文红说。截至目前,已有56个园区完成了提升行动,累计完成提升目标367项,超出原定的“首批提升54个园区,完成270项目标”计划。通过开展“百园提升”行动,除了现代农业园区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等方面实现了水平跃升外,经营主体的发展思路也更加科学、完善,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积蓄更多动能。还有一些经营主体通过提升发展水平、规范经营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迎来了更多良机。

·提升成效百花齐放

在“百园提升”行动中,各园区找准方向,有行动、有成果,在提升中闯出了特色发展道路。产品质量提升是首个提升主题,也是各个园区普遍关注的重点。立足提升农产品品质,去年,31个园区制定修订标准或操作规程56个,当年新增3个HACCP、ISO9001质量认证和11个绿色食品认证,另有5个产品正在申请办理绿色食品认证,2个地理标志正在办理中。“黄骅旱碱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黄骅小麦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技术审查申请。此外,还有24个园区的产品纳入国家、省、市级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粮食安全提升,也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56个园区总计种植粮食110万亩,14个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有13个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当年新增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9万亩。7个园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3万亩,9个园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10个园区在规模种植区内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等行动,覆盖率达95.7%。畜牧类园区持续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利用水平,当前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已达100%。此外,各园区共新建5370亩节水灌溉设施,进一步拧紧了农业“水龙头”。致力于科技水平提升,21个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全年新增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14项专利正在审核中。利用“大数据+农业”思维构建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体系,15个园区购买了大棚监控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智慧农机等。立足品牌建设提升,不少园区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产品推介、评优活动,放大已有农业品牌优势。2023年新增注册商标6个,培育了“黄骅旱碱麦”区域公用品牌。22个园区开通直播带货销售渠道,10个园区参加“河北净菜”进京“六进”等展销活动。设施装备提升也频出硕果。为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20个园区推进老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生产设施的改造升级,新建蔬菜棚室72座、改造蔬菜棚室400余座,新建、维修养殖棚舍40余座。促进投资带动提升,11个园区当年投入新项目建设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23个园区内的50个经营主体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省级产业化联合体。着眼休闲农业提升,13个园区主办或承办梨花节、冬枣节、丰收节、采摘节等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节日。细数提升成效,累累硕果喜人。一项项改变,汇聚成一湾活水,为产业之渠注入新鲜活水。

·树立联农带农新标杆

走进肃宁县万亩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一座占地40亩的育苗联栋棚室正在火热建设中。这是园区倾力打造的数字种苗基地示范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的是育苗联栋的主体,后期,还将配备空气能供暖、自动化播种育苗线、移动苗床、自走式喷灌及物联网等现代化生产设施。投产后,不仅可实现四季育苗,且标准化、数字化程度更高,年产种苗能力预计可提升到8亿株。”园区经营主体——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莎莎说,以发展高品质蔬菜为契机,通过打造商业化育苗平台,这里还将成为口感番茄推广及圆茄规模化生产基地,届时,可示范带动6000个农户增收。在“百园提升”行动中,园区还对300多座棚室进行了改造提升,有效提高产品品质,稳定农户的种植收益。“借助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棚室分包给农户后,不仅有利于优质种苗的推广,还可实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测销售。农户年种3茬蔬菜,每亩地至少可年入3万元。”张莎莎说。肃宁县万亩蔬菜现代农业园区还只是致力于联农、带农、富农,不断实现自我提升的诸多园区之一。“推进‘百园提升’行动,不仅要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究竟是为了谁。”这个问题,是殷文红与园区经营主体交流时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坚持产业先行,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是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重要保障。开展‘百园提升’行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分散小农户也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共同致富。”殷文红说。这个指导思想,体现在提升行动的方方面面。“以鼓励经营主体制定操作规程为例,过去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干好种植就行,为什么还要总结规程。殊不知,形成规范明白纸后,想加入生产的农户就不用再费劲摸索,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按部就班做好。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其发展顾虑,吸收更多人投入标准化生产中。操作规范还能减少经营主体的培训压力,实现节本增效。”殷文红分析道。农产品品质提升及品牌农业的发展,帮助经营主体打开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稳定的市场和收益,也能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园区里。海兴县张会亭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南齐茴香”获得了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建设保鲜冷库,销往北京商超,每公斤能卖到十几元。立足特色多刀茴香产业,张会亭镇组织多个村庄成立跨村联合社,在多刀茴香适种地带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实现强村富民。设施装备提升和智慧农业的发展,也能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联农、带农水平。献县乐寿现代农业园区自成立之初便注重联农、带农,去年,园区核心区经营主体河北乐寿鸭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90户养殖户新建180栋鸭舍,户均养殖7000只肉鸭,每户年均增收13万元。“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作用。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在经营主体的培育上,我们也格外注重其联农、带农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沧县兴济镇现代农业园区的经营主体——沧县春润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沧县南堤村农户以土地入股建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村里400多农户。在去年新认定的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中,泊头市交河镇现代农业园区、海兴县香坊乡双绿现代农业园区探索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增强产业的辐射力。“只有园区形成了完善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乡村产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获得长久发展。在接下来的‘百园提升’行动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做深做细,引导更多经营主体深化联结农户、服务农户的发展理念,助力产业兴旺、农户增收。”殷文红说。(张梦鹤、李粲)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