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闻沧州要闻

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在黄骅探索盐碱地改良新技术

2023-10-24 08:36:52 来源:沧州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用科技唤醒盐碱地种粮潜能

——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在黄骅探索盐碱地改良新技术见闻

“看,这块区域是用2号池子的水浇灌的,那块是用1号池子的水浇灌的,有什么不同?”日前,在位于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林江农场的一块苜蓿试验田里,来自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团队正在查看苜蓿的长势,同时用专业仪器测量土壤含盐量,并详细记录数据。

距离他们不远处有4个水池,分别装着不同含盐量的灌溉水。“黄骅辖区春旱比较严重,灌溉用水稀少,而排涝沟渠中的积水盐分含量高,不适宜直接浇灌。现在我们利用净化过滤设备对这种咸水进行不同程度的淡化,将试验田划分区域,用不同含盐量的水灌溉,通过观察庄稼长势和测量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试验最经济的灌溉水盐分阈值。”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何峰说。

林江农场占地1万亩,是一个集紫花苜蓿、冬枣、杂粮等作物的现代化种植、特色畜牧养殖、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园。其中,苜蓿种植面积4000余亩,通过对苜蓿进行深加工,已打造出一条苜蓿“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今年3月,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带着国家盐碱地治理项目来到林江农场,针对中度盐碱地上苜蓿种植新技术开展研究,通过改善盐碱地的水、土、肥和生物多种措施,实现苜蓿优质高产的同时,推进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

耕地、播种、浇水……随着苜蓿出苗、生长,他们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多,尤其关注灌溉水中盐含量、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这两个数值。试验出最经济的灌溉水盐分阈值,就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咸水资源;把土壤中的盐含量降到一定值,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庄稼可以持续增产。

“我们主要围绕咸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盐碱土壤改良剂产品研发、腐殖酸类液态地膜应用等三个方面试验。”何峰介绍,在咸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研究团队对排涝沟渠中咸水的含盐量等理化性质指标季节变化进行监测,通过不同含盐量淡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累积和苜蓿生长发育进行研究,此项技术可以拓展农业灌溉用水资源,有助于黄骅辖区盐碱地的生产潜力大幅提升;土壤改良剂产品研发方面,研发团队对脱硫石膏、腐殖酸、黄腐酸等10余个产品的土壤降盐、培肥地力、促进苜蓿生长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改良剂+新型有机肥+生物菌剂的复合产品配方,可以实现降盐、改土和培肥地力的协同提升;液态地膜应用技术主要是围绕种类和施用量对表层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控盐的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探索盐碱土壤盐分表聚过程的调控方法。目前,项目试验进展顺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后期,他们将根据试验结果不断调整优化方案,争取早日推广应用。

“苜蓿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耐旱、耐寒、耐盐碱,还能为后茬作物提供丰富的氮素,具有肥田的作用。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苜蓿可降低土壤含盐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何峰说,今后,他们将系统研究苜蓿与旱碱麦轮作种植模式,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为黄骅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记者康学翠 通讯员刘超、魏浩然)

责任编辑:霍俊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